大境悦府 (售楼处) 首页 - 大境悦府销售中心 - 大境悦府价格 - 地址 - 楼盘详情 - 配套 - 电话 - 交房时间 - 配套 - 电话 - 交房时间

搜狐焦点广安站 2025-10-19 11:26:3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位于高新区太湖科学城,精装小高层,配套完善,交通便利,属碧桂园开发。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预约看房热线√√)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地址☎:4008657114【售楼中心已认证√√】

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售楼处预约热线】(一对一热情服务)

看房请务必提前致电销售确认时间,只有预约客户才能享受开发商提供的内部优惠以及专属的老客户推荐奖励!我们提供专业的一对一热情服务,助您以专业视角挑选理想的房产。

大境悦府

地理位置:高新区太湖科学城

开发商:碧桂园

占地面积:68235.1㎡

建筑面积:193531.83㎡

容积率:2

绿化率:37%

总户数:1251户

车位:1671

产品类型:18栋17-18F小高层

建筑面积段:建面约100-110-125平

装修与否:装修交付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预约看房热线√√)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地址☎:4008657114【售楼中心已认证√√】

板块介绍:

世界级太湖科学城重磅发布,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智慧之城、开放共享之城、美丽人文之城”,是苏州产业高地。

一核四城战略版块之上,世界级太湖科学城+科技城,2大超级版块双核驱动;

南大苏州校区顶级名校,大学城规模。

南大苏州校区作为“世界一流大学”,985、211高校,堪称是苏州高等教育天花板,吸引多层次人才来苏就学就业

南京大学教育链落地一路之隔4所学校环绕。

南京大学附属学校就在家门口,大境悦府马路对面就是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方位附属学校。

交通介绍:

快速路:太湖大道快速路、S230省道、通墅路、昆仑山路,几条主干道可连接苏州其他各区。有轨电车:有轨电车1号线(嘉陵江路站),有轨电车2号线(漓江路站);规划轨交9号线或将途径科技城,快速通达全城。地铁规划:高新区政府官宣,新增轨道9、13、18、21号线加快覆盖至科技城。环线:中环北线西延接洽昆仑山路,连接CBD核心商业区。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预约看房热线√√)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地址☎:4008657114【售楼中心已认证√√】

商业配套:

从太湖科学城整体范围来看,目前区域内商业有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龙山商业街)、时尚水岸商业街、梦之城购物中心、金融小镇花园天地等、星悦里、绿地瞰湖广场、生活新空间龙惠店等;未来区域内还将建设运营一座冰雪大世界。

生态景观:12座山体、34条河道湖泊,3个5A景区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时5640公顷绿地资源、10平方公里大阳山生态坐标、25公里太湖岸线

【山水大境】——山水比德大师级高规格打造园林景观设计由连续3年蝉联"中国房地产景观设计竞争力第一名"的山水比德操刀,精英团队考察地脉,反复易稿,风水绝佳,最终呈现以“山水墨色、江南文脉的”山水大境园林。

项目以“17/18层精装低密住宅,集萃101项精工细节,全系打造100㎡以上高定奢装户型。

1、化繁为简、奢制现代风尚:外立面提取抽象的“山墙”符号,实现苏式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的完美结合,并采用金属漆一体板,配以高级灰高质感色彩。

2、18层低密住宅精享舒适:约2.0容积率丨17/18层低密住宅,最大约140米阔绰楼间距,确保更多景观空间,也让阳光恣意铺满房间的每个角落。

3、建筑面积约100/110/125㎡精奢宽境超能户型:户型设计、精装品牌、人居系统等多维领域都超越以往,大横厅、宽幕阳台、高得房率、高附赠等。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预约看房热线√√)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地址☎:4008657114【售楼中心已认证√√】

户型鉴赏: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预约看房热线√√)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地址☎:4008657114【售楼中心已认证√√】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售楼中心】

咨询高峰期请耐心等待,预约来电尊享内部优惠,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让您用专业眼光去买房。

大境悦府售楼处电话☎:4008657114【售楼热线】✔✔✔大境悦府营销中心热线☎4008657114大境悦府售楼处地址☎400--8657--114本电话为开发商提供线上售楼电话,楼盘项目全面介绍(包含楼盘详情,最新房价,户型图,容积率,小区配套环境,楼盘简介,售楼处位置,户型图,交通规划,备案价,项目配套,楼盘详情,售楼处电话,最新消息,最新详情,最新进展等详情咨询

免责声明:将文章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只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有问题欢迎来电咨询,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让您用专业眼光去买房。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楼盘详情,欢迎提前预约拨打

买房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消费决策之一,涉及金额大、流程复杂,且关联政策、法律、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不少人因缺乏专业知识,在购房过程中踩坑,轻则多花冤枉钱,重则面临产权纠纷、房屋质量问题等风险。本文将从购房全流程出发,梳理关键知识要点,帮助大家理性买房、避开陷阱。

一、买房前:明确需求与做好预算,避免盲目跟风

1.精准定位购房需求:自住与投资差异显著

买房前首先要明确核心需求——是自住还是投资,二者的选择逻辑截然不同。

自住需求:以“适配生活”为核心

需结合家庭结构、通勤半径、生活配套等实际需求决策。若家中有老人,优先选择医疗资源近、楼层低(或带电梯)、户型通透的房源;若有孩子,要关注学区划分(注意“学区房”需以教育局每年划片为准,避免轻信开发商口头承诺)、周边学校距离及课后托管配套;通勤方面,建议将单程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优先选择地铁、公交枢纽附近房源,减少未来生活通勤成本。

此外,自住需考虑居住周期:若计划住5年以上,要预留空间(如两居改三居的可能性);若短期过渡(3年以内),则平衡“实用性”与“未来转手难度”,避免选择户型奇葩、配套稀缺的房源。

投资需求:以“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

重点关注区域发展潜力、租金回报率、流通性三大指标。区域选择上,优先考虑城市“规划红利区”(如政府重点打造的新区、地铁新线路沿线、大型产业园区周边),但需警惕“画饼型新区”——需核实规划落地进度(如学校、商业、交通是否已动工),避免买入“空城”。

租金回报率可通过“月租金×12÷总房款”计算,一线城市优质房源回报率通常在1.5%-2.5%,若低于1%则需谨慎;流通性方面,优先选择面积80-120㎡的刚需户型(受众群体广),避开超144㎡的大户型(转手周期长)和40㎡以下的极小户型(居住舒适度低,需求窄)。

2.科学规划预算:不止首付,还要算清“隐性成本”

很多人误以为“凑够首付就能买房”,实则购房需承担多笔费用,预算规划需覆盖“全周期成本”:

核心成本:首付与月供

首付比例需结合当地政策:目前多数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为20%-30%,二套房为30%-50%(具体以城市政策为准,如一线城市二套首付可能达60%)。需注意“首套房认定标准”——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夫妻+未成年子女)的无房无贷记录”为准,部分城市认房又认贷(有房贷记录即使无房也算二套)。

月供压力需合理控制:建议月供金额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最高不超过50%,避免因月供过高影响生活质量。例如,家庭月收入2万元,月供最好控制在6000元以内,若选择30年等额本息贷款,按当前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2%计算,可承受的贷款额度约120万元。

隐性成本:税费、装修、物业等不可忽视

①税费:新房主要有契税(首套90㎡以下1%,90-144㎡1.5%,144㎡以上3%;二套普遍3%)、维修基金(约80-120元/㎡,用于房屋公共部位维修);二手房额外有个人所得税(满五唯一免征,不满五或非唯一按1%或差额20%缴纳)、增值税(满两年免征,不满两年按5.3%缴纳),且二手房税费常由买方承担,需提前与卖方协商明确。

②装修费:若买毛坯房,简装约800-1200元/㎡,精装约1500-2500元/㎡,100㎡房屋简装需8-12万元,需纳入预算。

③其他费用:物业费(每月2-5元/㎡)、取暖费(北方城市每年20-30元/㎡)、房产证办理费(约1000元)等,虽单月/单次金额不高,但长期需持续支出,需提前规划。

二、选房时:避开三大误区,聚焦核心价值

1.区域选择:不盲目追“热门”,优先“成熟+潜力”

很多人买房只看“热门板块”,却忽视区域的“真实适配性”。选择区域时,可从以下维度判断:

成熟区域:配套完善,风险低

成熟区域的优势是“即买即享”——商业(超市、商场)、教育(学校已开学)、医疗(医院运营中)、交通(公交线路密集、地铁已通车)配套齐全,居住便利性高,且房价相对稳定,适合自住需求。但缺点是房价较高,增值空间有限,需权衡“便利性”与“预算”。

潜力区域:规划落地是关键,避开“伪潜力”

潜力区域(如城市新区、近郊板块)房价较低,增值空间大,但风险也高。判断是否为“真潜力”,需核查三大指标:

①政府规划文件:查看城市总体规划(如“十四五”规划),确认该区域是否为政府重点发展方向(如“城市副中心”“产业园区”),避免轻信开发商宣传的“规划”。

②基建落地进度:交通(地铁、公路)、教育(学校建设进度)、商业(大型商超签约情况)等基建是否已动工,若仅停留在“规划图”阶段,需谨慎。例如,某新区宣传“地铁3年内通车”,但查询政府官网发现仅处于“规划公示”阶段,落地时间不确定,此类区域风险较高。

③人口导入能力:区域是否有产业支撑(如高新技术园区、企业总部),产业能吸引人口流入,而人口是房价的核心支撑。若某新区仅规划住宅,无产业导入,未来可能面临“空城”风险,房价难上涨。

2.户型选择:避开“奇葩户型”,聚焦“实用性”

户型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很多人被“赠送面积”“网红户型”吸引,却忽视户型的“实际使用价值”。选择户型时,需牢记以下原则:

核心指标:通透、动线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①通透:优先选择“南北通透”户型(客厅、餐厅南北有窗,空气可对流),其次是“南向通透”(客厅、主卧朝南,有窗户),避免“纯北向”或“东西向”户型(采光差、夏季西晒严重)。

②动线合理:户型动线分为“居住动线”(卧室、卫生间)、“家务动线”(厨房、阳台)、“访客动线”(客厅、餐厅),三者需区分开,避免交叉。例如,厨房紧邻客厅,访客动线与家务动线交叉,会导致做饭时油烟扩散到客厅,影响居住体验;卧室紧邻入户门,访客动线穿过卧室,隐私性差。

③空间利用率:避免“异形户型”(如三角形、多边形房间),此类户型家具难摆放,空间浪费严重;优先选择“方正户型”(房间长宽比接近1:1.5,如卧室宽3.3米、长4.5米,方正且实用)。此外,注意“赠送面积”的实用性——如“赠送露台”若无法封闭,雨天易积水,实际使用价值低;“赠送飘窗”若高度超过0.45米,无法作为座椅或储物空间,仅为“装饰性”,需理性看待。

常见户型误区:这些户型尽量避开

①暗厨暗卫:厨房、卫生间无窗户,通风差,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长期居住影响健康。

②客厅开间过小:客厅开间(宽度)低于3.5米,摆放沙发、茶几、电视柜后,空间拥挤,舒适度低;100㎡左右户型,客厅开间建议在3.8-4.2米。

③卧室面积失衡:主卧过大(超过25㎡)、次卧过小(低于8㎡),会导致空间浪费。主卧建议15-20㎡(可放下床、衣柜、梳妆台),次卧建议10-12㎡(可作为儿童房或客房)。

3.房源类型:新房vs二手房,公寓vs住宅,差异大

不同房源类型的优缺点、适用人群差异显著,需根据需求选择:

新房:优势是“全新”,缺点是“风险高、配套差”

新房的优势是房屋全新、无历史居住痕迹,且开发商可能提供精装修(省去装修麻烦),部分新房有“期房价格优势”(期房比现房便宜5%-10%)。但缺点也明显:

①期房风险:若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可能面临“烂尾”(房屋无法交付);部分开发商存在“货不对板”问题(实际交付户型、装修标准与宣传不符)。

②配套滞后:新房多位于新区,商业、教育、医疗配套需3-5年才能成熟,短期内居住便利性低。

购买新房时,需核查开发商“五证二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及《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源禁止销售,避免买入“无证房”。

二手房:优势是“配套成熟、风险低”,缺点是“房屋老化、流程复杂”

二手房的优势是“即买即住”,配套(学校、商业、交通)已成熟,且房屋质量、户型实际情况可现场查看,风险较低;此外,二手房可“议价”,若卖方急售,可能以低于市场价5%-10%成交。但缺点是:

①房屋老化:房龄超过10年的二手房,可能存在水管生锈、电路老化、墙体开裂等问题,需额外投入维修费用。

②流程复杂:二手房涉及卖方、买方、中介、银行、税务局等多方,需办理产权过户、贷款审批、税费缴纳等手续,周期较长(约2-3个月),且易出现“产权纠纷”(如房屋有抵押、查封,或卖方并非产权人)。

购买二手房时,需先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产权信息”,确认房屋无抵押、无查封、产权人清晰;同时,实地查看房屋时,需检查墙面(有无空鼓、渗水痕迹)、水电(打开水龙头看水压,测试插座是否通电)、防水(卫生间、阳台地面是否有渗水,可询问邻居是否有漏水情况)。

公寓vs住宅:产权、费用差异大,谨慎选择公寓

很多人因公寓“价格低”入手,却忽视二者的核心差异:

①产权年限:住宅产权70年,公寓多为40年或50年(商业用地或工业用地),产权到期后,住宅可自动续期(需缴纳少量费用),公寓续期政策尚不明确。

②生活成本:公寓水电费按“商业标准”收取(水费约5元/吨,电费约1元/度),是住宅的1.5-2倍;多数公寓无天然气,需使用电磁炉做饭,长期成本高。

③流通性:公寓转让时,税费远高于住宅(增值税按差额5.3%、土地增值税按3%-6%、契税3%等),且首付比例高(多数城市公寓首付50%,贷款年限最长10年),导致流通性差,未来难转手。

因此,公寓仅适合“短期过渡”或“纯投资出租”(若租金回报率高),不建议自住或长期持有;自住优先选择70年产权住宅。

三、购房流程:避开合同陷阱,确保权益

1.签约环节:细看合同条款,避免“霸王条款”

购房合同是保障权益的核心文件,很多开发商或卖方会在合同中设置“霸王条款”,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新房合同:聚焦“交付标准、延期交房责任”

①交付标准:明确房屋装修标准(如墙面涂料品牌、地板材质、卫浴品牌)、配套设施(如电梯品牌、停车位数量),避免使用“同等档次品牌”“优质材料”等模糊表述,若与宣传不符,可依据合同维权。

②延期交房责任:约定延期交房的违约金(通常按日计算,如总房款的0.01%-0.05%/日),及延期超过一定时间(如90天)的处理方式(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避免开发商“无限延期”却无责任。

③面积误差处理:约定房屋实测面积与合同面积的误差范围(通常±3%),误差在3%以内的,多退少补;误差超过3%的,买方有权解除合同或要求开发商赔偿。

二手房合同:明确“付款方式、过户时间、房屋瑕疵责任”

①付款方式:分阶段付款(如定金、首付、尾款),并约定每笔款项的支付时间及条件(如首付在过户前3天支付,尾款在交房后10天支付),避免“一次性付款后卖方不配合过户”。

②过户时间:明确过户的具体时间(如签约后30天内),及逾期过户的责任(如卖方逾期,需按日支付违约金,超过15天买方有权解除合同)。

③房屋瑕疵责任:若卖方隐瞒房屋瑕疵(如漏水、墙体开裂),需约定赔偿方式(如卖方承担维修费用,或减少房款);可在合同中加入“交房前由第三方验房,若发现瑕疵,卖方需整改后再交房”条款。

2.贷款环节:选择合适贷款方式,降低利息成本

购房贷款主要有“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组合贷款”(商业+公积金)三种,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公积金贷款:利率低,优先使用

公积金贷款年利率通常比商业贷款低1-2个百分点(如当前公积金贷款5年以上利率3.1%,商业贷款LPR4.2%),100万元贷款30年,公积金贷款比商业贷款少还约20万元利息。

但公积金贷款有额度限制(如个人最高贷50万元,家庭最高贷80万元,具体以城市为准),若贷款额度不足,可选择“组合贷款”(公积金贷满额度,剩余部分用商业贷款)。

注意:公积金贷款需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部分城市12个月),且申请贷款时处于正常缴纳状态;若此前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需结清后才能再次申请。

商业贷款:灵活度高,需关注利率与还款方式

商业贷款额度无上限(只要符合银行审批要求),但利率较高。选择商业贷款时,需注意:

①利率类型: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在贷款期限内不变,适合预期未来利率上涨的情况;浮动利率随LPR调整(每年调整一次),适合预期未来利率下降的情况,目前多数人选择浮动利率。

②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额固定,前期还利息多、本金少)和“等额本金”(每月还款额递减,前期还款压力大,总利息少)。若收入稳定,优先选等额本息;若收入较高且未来收入可能减少(如临近退休),可选等额本金。

③提前还款:部分银行对提前还款收取违约金(如还款满1年免违约金,不满1年收1%违约金),需在贷款合同中明确,避免未来提前还款时多花费用。

四、验房与收房:细致核查,避免“收房即维权”

很多人认为“拿到钥匙就万事大吉”,实则收房时若不细致验房,可能面临“房屋质量问题”“配套缺失”等隐患,需做好以下工作:

1.验房重点:从“墙面地面”到“水电防水”,逐一核查

建议聘请专业验房师(费用约300-800元),或自行按以下步骤核查:

墙面与地面:检查空鼓、开裂、渗水

①空鼓:用小锤子轻敲墙面、地面,若声音清脆(“咚咚”声),则为空鼓,空鼓面积超过200cm²需开发商整改(空鼓易导致墙面脱落、地面开裂)。

②开裂:查看墙面、地面是否有裂缝,尤其是窗边、门边(易因沉降导致开裂),若裂缝宽度超过0.3mm,需开发商进行加固处理。

③渗水:查看天花板、墙面(尤其是卫生间、阳台上方)是否有渗水痕迹(如霉斑、水印),可要求开发商做“闭水试验”(卫生间地面放水,24小时后查看楼下是否漏水)。

水电与门窗:确保正常使用

①水电:打开所有水龙头,检查水压是否正常(水流均匀无断流);测试所有插座(用验电笔检测是否通电),查看配电箱是否有漏电保护器(按测试按钮,跳闸则正常);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漏气(可闻气味,或用肥皂水涂抹管道接口,若冒泡则漏气)。

②门窗:开关门窗,检查是否顺畅(无卡顿、异响);关闭门窗后,查看密封是否良好(可在缝隙处塞纸条,拉动纸条若有阻力则密封好);检查玻璃是否有划痕、破损,五金件(如合页、把手)是否牢固。

2.收房必备:确认“三书一证一表”,避免“强制收房”

开发商交付房屋时,需提供“三书一证一表”——《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建筑工程质量认定书》《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合格证》《竣工验收备案表》,其中《竣工验收备案表》是核心,若开发商无法提供,说明房屋未通过政府验收,不符合交付条件,买方有权拒绝收房,且不算违约。

部分开发商会以“先签字收房,再验房”为由强制收房,此时需明确拒绝——应先验房,确认无问题后再签字收房。若验房发现问题,需书面提出整改要求(注明整改期限),开发商整改完成后,再次验房合格,方可收房。

五、购房避坑总结:牢记“三不买”“三必查”

1.三不买:避开高风险房源

不买“无证房源”: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新房、产权不清晰的二手房(如无房产证、有抵押查封),避免产权纠纷。

不买“规划落空区域”:仅停留在“规划图”,无基建落地的新区房源,避免买入“空城”。

不买“奇葩户型”:暗厨暗卫、异形户型、动线混乱的房源,避免居住不适、未来难转手。

2.三必查:确保购房安全

必查“产权信息”:新房查“五证”,二手房查不动产登记信息,确认产权无问题。

必查“房屋质量”:收房时细致验房,或聘请专业验房师,避免质量隐患。

必查“合同条款”:重点看交付标准、违约责任、付款方式,避免“霸王条款”。

买房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切忌冲动决策。建议大家提前学习购房知识,明确自身需求,做好预算规划,选房时多对比、多考察,签约时细看合同,收房时细致验房,才能买到“满意又安心”的房子,让房产成为家庭幸福的载体,而非负担。

第一次买房的朋友擦亮眼睛,别踩坑里。头回买房都是刚需,大家伙辛辛苦苦攒的首付和装修钱,选房时可不能马虎。下面这些注意事项,全是过来人踩过坑总结的经验,句句实在。好好看看这些建议,能让你在买房路上少走弯路,把钱花在刀刃上。

1、刚需房,地段很重要

第一次买房的记住,交通和配套是生活刚需。出门步行500米有地铁公交最方便,不然刮风下雨赶公交都不好走。

买房子就是买日子,周边没配套是不行的,1公里内得有大超市和菜市场,买菜做饭、周末囤货才方便,总不能天天点外卖吧?

医院和学校更是刚需,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要近点才方便。选地段别信销售画的未来大饼,什么三年后建商场、五年后通地铁,规划这东西说变就变。

刚需买房就认眼前能看见的,楼下有没有便利店、路口有没有公交站,这些实实在在的配套才是当下能用上的,别拿血汗钱赌不确定的未来。

2、不要只看价格

买房要注重性价比,便宜是好事,但得把房子的优缺点摸透。比如楼层采光好不好、小区物业靠不靠谱、周边有没有噪音源,拿这些条件横向对比,只有好处多于坏处的房子,才值得下手。

算账时也别只算房价,契税、物业费、维修基金这些隐藏开支提前算清楚。装修改造费、月供和利息更是大头,建议拿纸笔列个清单,看看自己的收入能不能扛住。买房不是一锤子买卖,把账算明白了,住进去后才不会天天为钱发愁。

3、长远看,房子保值比增值更重要

买房是家里的大头开支,房子除了能住,本身还是项资产。不管是自己住还是想投资,谁都想低价买进去,以后高价卖出去,但未来几十年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

你看现在的房地产行情,去年买的房,今年可能就降价了,说不定明年又涨回来。而且房子也会变老,等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你现在买的房子要是能保值,那就已经很厉害了。谁也没法准确预测市场怎么走,能让房子不贬值,就已经算赢了。

4、房子的流通性

第一次买房的朋友注意,如果以后要换户型改善住房,现在买的房子就得好卖。

流通性差的房子别碰,像老城区破破烂烂的低价房、远郊荒郊野岭的楼盘,还有户型奇葩的房子,住着难受,以后想转手或许都没人接盘。

选房时想清楚,过几年卖的时候,什么样的房子更好卖?地段靠近地铁公交的、周边配套齐全的、户型方正通透的,这类房子流通性强,就算以后置换也能更快出手。买房不只是买当下的居住体验,更要提前规划好未来转手的可能性,别让自己的房子砸在手里。

5、户型、朝向和楼层

买房要考虑清楚家人同住需求,打算三代人一起住或者生二胎,房子至少要有三个房间。89㎡左右的紧凑型小三房就很实用,不会因为面积太大增加购房压力,又能满足多口之家的居住需求,每个房间都不局促,空间利用也更合理。

选房时朝向和楼层也是有讲究的,客厅和主卧要朝南,采光好,冬天晒着太阳暖洋洋的,北向房间容易阴冷,住久了不舒服。

楼层方面,槽钢层、腰线层和设备层尽量避开。槽钢层可能存在漏水隐患,腰线层容易积灰还影响采

光,设备层楼上楼下可能会有噪音,选房时记得跟销售问清楚楼层分布,别踩了这些坑。

6、尽可能的选现房

第一次买房建议优先选现房,现在新房期房交付风险太大了,烂尾楼新闻不少见,没拿到钥匙前啥都不好说。

不要死磕新房,有些二手房的房子质量、小区环境、物业服务和周边配套都是肉眼可见的,实地考察时能看得明明白白,不像期房全靠销售口头描述。买二手房时,能直接看到墙面有没有裂缝、水管是否漏水,还能跟小区业主聊聊物业管得严不严,周边超市、学校走路几分钟能到。

这些实实在在的情况摸清楚了再下手,比押宝期房靠谱,至少不用担心交了钱却收不到房,刚需买房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才踏实。

7、别碰小产权房

第一次买房别碰小产权房,虽说这类房子买房限制少,价格也便宜,但住起来全是坑。

产权只有40年,比普通住宅少一半。水电按商业标准收费,比民用贵近一倍,有的还不通燃气,想在家做顿饭得用电。最关键的是不能落户,以后孩子上学都是麻烦事。而且以后很难转手,很可能砸在手里。

咱辛辛苦苦凑首付买房,是为了有个安稳的家,宁愿多攒两年钱买正规住宅,也别踩这种终身后悔的雷。

8、不要执着于“学区”

很多人第一套房子是婚房,买的时候会考虑孩子上学,觉得“学区”能给房子加分,但放现在,这也不是必须的。

现在出生率越来越低,好多城市还实行教师轮岗、学区改革、学校合并这些政策。以后啥情况谁也说不准,说不定过个七八年,上学都能自己选学校了呢。先把当下住得舒服、交通方便、配套齐全这些刚需满足了更实在。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